“8月24日提交盛谷策略,到今天已经26天,状态还是‘审核中’!”
国庆长假在即,广西柳州的90后妈妈小覃又一次点开支付宝里的“育儿补贴”小程序,映入眼帘的依旧是那条毫无变化的蓝色进度条。
她把截图发到社交平台,配文“难道要等到娃会打酱油才发钱?”短短半小时,帖子下方就挤满了同款焦虑——“同26天”“+1”“+10086”……
一场被官方定义为“及时雨”的国家育儿补贴,为何在落地第一站就让万千爸妈体验了一把“慢动作”?审核真的“卡壳”了吗?钱还能不能到账?
下面我们带着网友最关切的问号,一起来梳理这事儿......
一、26天“一动不动”背后:系统还在“跑马赛”
“审核卡壳”并不是小覃一个人的体感。
展开剩余87%广西、重庆、南京等地12345热线近期均密集接到关于审核进度的咨询,相关部门已增设坐席及时回应群众关切。
广西壮族自治区卫健委在9月12日的统一答复中表示:
8月中下旬不少家长通过支付宝、微信“试填报”通道抢先提交,但当时“审核端”尚未开放,只能先排队;9月8日全区审核正式启动,面对几十万条存量申请,基层工作人员只能“逐条人工比对”——就像马拉松起跑枪响,前面却堵着大批“提前抢跑”的选手,导致后出发的人也看不到终点线。
《管理规范(试行)》白纸黑字写着:“原则上应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确认。”换句话说,26天仍在政策承诺的时间轴内,只是“倒计时”对每天刷新手机的家长而言,的确度秒如年。
二、审核流程“关卡”拆解:一条补贴要经过几道门?
很多家长以为“线上提交→系统自动比对→秒到账”就能搞定,但官方流程图显示,育儿补贴需跨过“三重门”:
1. 乡镇(街道)初审——核对户籍、出生证明、社保卡等信息;
2. 县区卫健部门复核——确认孩子是否符合“3周岁以下”“合法生育”等条件;
3. 财政部门拨付——最终把钱打到“一卡通”或指定银行账户。
“系统只能做数据比对,遇到特殊情况就得人工。”南宁青秀区一名卫健经办人员透露,他们每天要处理近600份申请,常见问题包括:出生医学证明编号缺位、户籍页盖章模糊、孩子出生年月与身份证不一致……“
一份材料不合格,就要退回重填,后面排队的人自然越来越长。
三、“地方没钱”会拖发吗?财政:中央已设转移支付盛谷策略,放心!
“政策是有,但当地没钱”——2022年某省会城市发放育儿补贴时的这句“神回复”,至今让网友心有余悸。
如今历史会重演吗?
财政部官网9月12日公布的《关于下达2025年生育支持转移支付预算的通知》明确:中央财政通过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对地方给予补助,并按东、中、西部分档补助,要求“专款专用、按季结算”。
广西、安徽、江西等多地财政局工作人员也向南国早报证实:补贴资金已到达市县财政专户,“只要审核通过,绝不会欠发”。
那么为何仍有网传“卡款”?
业内人士解释,个别区县担心“先发后审”造成多发、错发,于是采取“批量扎口”模式——攒够一批审核通过的名单,再集中拨付,导致家长端出现“审核通过却未到账”的真空期。随着上级部门要求“按月清零”,这种现象有望缓解。
四、奶粉涨价“吃”掉补贴?市场监管已出手
“补贴没到,奶粉先涨50元”——网友的调侃,道出了另一重焦虑。
公开数据显示,8月底至9月中旬,部分外资品牌奶粉均价出现6%—10%的上浮。
市场监管总局9月18日发布《关于规范婴幼儿配方乳粉价格行为的提醒告诫函》,对婴幼儿奶粉开展价格监测,严禁借补贴名义哄抬价格。
北京、上海等地已启动母婴商品价格监测,若发现恶意涨价可“顶格处罚”500万元。
政策善意不应成为商家薅羊毛的窗口,这也是对监管智慧的考验。
五、让“慢动作”变“加速跑”:这些努力正在进行
1. “大数据即时校验”上线
重庆、杭州等地依托补贴信息管理系统,与公安、民政等部门实时比对数据,实现申请材料即时校验,大幅缩短人工核对时间。
2. “周末可预约”窗口
南宁、桂林等地政务服务中心推出“周末可预约”通道,方便上班族错峰提交材料。
3. “补贴进度地图”上线
“皖事通”App推出“育儿补贴热力图”,家长可实时看到本县已审核、已发放人数,“知道前面还有多少人,等待就没那么焦虑”。
4. 专家呼吁“超时补偿”
有专家建议对非申请人原因造成的超时发放给予利息补偿,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可行性。
六、给焦虑的爸妈一份“安心锦囊”
1. 还在“受理中”≠被卡壳
只要在30个工作日承诺期内,请多一点耐心;若超时仍无更新,可携带回执到乡镇便民中心现场查询。
2. 材料被退回别慌张
系统会提示原因,按指引补传即可;退回重审不占用“三次申请”额度。
3. 认准官方查询入口
微信、支付宝搜索带“政府”字样的育儿补贴小程序,或本省政务服务App;切勿点击短视频评论区里的“代提代办”,谨防信息泄露。
4. 到账时间因“发放批次”而异
多数地区按“月批次”或“季批次”拨付,审核通过后请再预留3—5个工作日;若跨国庆、春节长假,银行清算顺延属正常。
5. 奶粉理性消费
补贴到手也别“囤涨”,配方乳粉保质期有限,建议按月购买;发现恶意涨价,保留小票拨打12315投诉。
七、结语:让好政策跑赢“成长的奶粉罐”
从“双独二孩”到“全面三孩”,再到今天的“育儿补贴”,国家鼓励生育的政策工具箱越来越丰富;但“最后一公里”的体验,才是决定百姓获得感的关键。
26天的等待,是一次压力测试,也是对治理精细化水平的拷问。
值得欣慰的是,我们看到基层窗口的灯亮到周六夜晚,看到程序员在后台优化算法,看到财政部门把转移支付资金提前下达……
所有这些努力,都在传递一个信号:政策不是“面子工程”,每一个新生命都值得被温柔托底。
下一次盛谷策略,当父母再刷新进度条时,也许数字依旧不会“秒变”,但请相信,在屏幕的另一端,有人正和你一样焦急,也一样努力。愿补贴加速,愿宝宝健康成长,愿所有善意都不被辜负。
发布于:辽宁省天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